第194章 蝴蝶

商狄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逍遥中文网 www.xyezw.net,最快更新红楼读书郎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194章  蝴蝶

    听到陈启的话,陈恒当即回屋取来图纸。水印广告测试   水印广告测试

    陈恒虽不尚画工,可常年练笔锻炼出来的控制力,让他在纸上画些简单、直观的线条还是够的。他自己又不求美观,只想着尽量还原本物。图纸完成的一刻,倒也是随了陈恒的心思。

    当陈启捧着两幅画,对着油灯相看时。也为陈恒纸上的东西暗暗称奇,陈启是个老木匠,一看就发现其中的门道并不复杂。陈启多少有些古怪道:“恒儿,这玩意儿,就是你说的生意?”

    陈启这个当爹,是真没看出来这东西,以后能日赚斗金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陈恒点点头,又问道,“爹,这东西,你做的出来吗?”

    “这有什么做不出来的,不还是两个轮子嘛。”陈启先举起一张图纸,看了一半问,“你这是要人直接坐在棚内啊?那前面靠什么拉,中间加这一条杠,也套不了马啊?”

    听到陈启说没问题,陈恒当即介绍道:“爹,这个叫黄包车。”

    接下来,陈恒又详细说了黄包车的好处。如今扬州城里供人出行的方式不多,大户人家自己就有车有轿,这批人肯定不是目标客户。老百姓只有在出远门时,才会选择马车、牛车之物,平日里还是多以走路为主。。

    城内不是没有车行,但是每辆马车的造价不菲,马、骡、驴等等都是稀罕物,更不用说价格还在它们上面的车厢。穷人家但凡有点钱,都会给自家买头牛,平日聊以代步。农忙时,还能拿来耕地运货。

    陈恒以为自己这样说,他爹就能发现这片广阔的市场。

    结果陈启反问道:“然后呢?”

    看到老爹还是没懂,弄不明白这两者的关系。

    陈恒想了想,既然讲大道理说不通,那他就换个更简单的说法,“爹你看,早上咱们去送二弟时,我从山长家走到城外用了两刻钟。要是找一辆马车,得花个半两银子吧。要是找城内的轿夫……光两人抬的,也要一二钱。”

    “爹,如果是你,你会走路,还是花钱?”

    听到儿子的问话,陈启立马摇头,“花这个冤枉钱干啥,有手有脚的,多走走,对身体也好。”

    “那如果黄包车,只用三、五文,就能把我们送到城门,时间又跟轿夫的差不多,你会不会坐呢?”

    陈启被油灯照亮的半边脸,尽是惊讶和吃惊。他还来不及说话,一旁顾氏却来了兴趣。两年前在秋浦街盘下店铺,几番磨练和待客,极大的改变了顾氏的消费观,“要花个三、五文,就能省一段走路的功夫,那得是多好的事情,生意肯定好的不得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自家娘都这样说,陈恒略显得意的看看陈启,似乎在说:爹,你看吧,娘都比你有眼光。

    到这时,陈启也听懂了,在心中想了想好像确实没问题,他又问道:“恒儿,那爹能干什么?我也不会做生意啊。”

    “外头的事情,你不用操心。孩儿都会安排好,你到时只需在坊里当个监工就好。”谋划全局的事情,自然轮不到陈启,陈恒要的只是对方一个态度。

    “行吧。”陈启也不拖泥带水,直接点头答应。自家儿子都考虑到这份上,当爹的总不能浪费恒儿的心思吧。

    他又拿过另一张图纸,趁着陈恒跟顾氏闲聊时,对着油灯看了半天才道:“恒热,你这两个轮子,又叫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啊。”陈恒正跟顾氏聊的起劲,闻言偏了偏头,“这个叫自行车。”

    这是陈恒为扬州城内百姓准备的东西,眼下家家户户手头的闲钱变多。又有扬州城继续扩建,更加便利的出行方式,也是百姓尚未意识到,却迫在眉睫的事情。

    只要陈启肯点头,陈恒明天就准备带着这两份东西,去找林伯父好好谈一谈。

    “咦——”陈启发出古怪的声音,又把图纸凑近了看,才说道,“恒儿,你这东西,我看过的。它那叫什么自行车啊,这不是黄小弟的两轮车嘛。”

    陈恒还在思考,听到这话忍不住愣了愣,带着几分不敢置信道:“爹,你说什么?”

    “两轮车啊!你这东西,黄小弟也做过一个。”陈启拿手点了点,“它那个样子,跟你画的差不多。就是车头,是拐着的。他做出来的时候,我们这些木匠,都去他家看过。”

    陈恒越听,心中越是大震。忙追问道:“爹,你说的这个黄小弟是谁?家住何处?”

    “他啊,他叫黄履庄,家住在城北的哑子胡同呢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哑子胡同原来不叫这个名字,因为它靠近府衙的治所。城里的小商小贩不爱来、姑娘姐儿不敢来,这才让居民自嘲一声自家住的是哑巴胡同。

    此地的房价也便宜的很,只比嘈杂的城东处贵一些。陈恒带着信达赶来时,晨光以斜线照进大街。街头巷尾,只零星摆着几个店铺。比起扬州的其他地方,确实要冷清不少。

    跟坊里的住户,打听了下黄履庄的房子。很快就有热心人,领着他们赶到一栋老破的民宅前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黄生的家了。”

    谢过带路人,陈恒拉着信达围着民宅转了一圈。城北的房子建的比较早,可这栋房子的外貌,看着还比邻居家更老旧一些。

    简单的篱笆墙,在院内圈出一丁点菜地。时节不佳,地里也没长出什么玩意儿。陈恒跟信达敲了敲院门,叫喊两声,见屋里没有反应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是不是不在家,陈恒苦等一夜,岂肯如此轻易回去。直接拉着信达推开院门,走到平房外,又绕着四周查看。

    “二哥,这黄生在家呢,我看他还在屋里睡觉呢。”信达的胆子也不小,贴着窗户看了一会,就冲陈恒招手。

    陈恒凑上来看了看,见对方还在熟睡,索性道:“先别叫醒他,我们等他睡醒了再说。”

    “诶?!”信达惊疑一声,他这两年跟着哥哥见过许许多多的人。倒是第一次看到,他对一个陌生人有如此耐心的礼遇。

    见院子里没有坐处,陈恒拉着信达坐在门阶上。眼下无事,他不禁想起昨夜陈启介绍的黄履庄的生平。

    黄履庄祖上还有些钱,小时候读过几年书。听说是个神童,有过目不忘的本事。考中童生的年纪,跟陈恒比起来也差不多。

    只是后来黄父跟人做生意,被好友设局骗了去所有的家财。对方得了钱,一个转身就跑到天南海北,这黄家遭遇大变,家境倒是一落千丈。

    家里没办法继续供着黄履庄读书,就把他送到一处木匠铺当学徒,也算是学些谋生的本事。

    可不巧,黄履庄还是个读书的痴人。自己学成之后,常把赚来的钱拿来买书,偶尔也会借钱买些洋人的小玩意儿。

    在陈启的讲述中,这个黄履庄是个不通俗事,沉默寡言的书呆子。除了算术非常厉害外,大多时候就是躲在家里做东西,到现在二十多岁,连婚都没结成。

    “他啊,为人不错。可惜就是个怪人。”

    回忆着陈启说这句话的表情,陈恒对屋里睡觉的黄履庄更为好奇。好在今天他没什么事情,尚有时间跟耐性慢慢等。

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这一等,就等到日晒三竿,临近午饭之际,屋里才传来主人起身的动静。陈恒赶紧拉着信达起身,才收拾几下衣袍,就碰上拎着木桶出来,准备打水的黄履庄。

    黄履庄大约有二十七、八的年纪,头上连儒巾都没带,只潦草的用一根木簪插在发间做固定。穿着一件洗到发白的青衣,上面的补丁也不少。

    他的气色十分不好,有长期熬夜的迹象。面色蜡黄,眼袋处有浓郁的黑色。这般模样,再配上黄履庄消瘦的身形。换谁看到,都会喊黄履庄一声落魄书生吧。

    陈恒心中想过,已经主动行礼问好道:“黄兄,在下陈恒,是陈记木匠铺家的。”

    见来客自报家门,刚睡醒没多久的黄履庄侧头想想,才回忆起陈记木匠铺的人家。他轻声道:“哦,是陈老哥的孩子啊。”黄履庄放下木桶,还过礼后,又追问着,“可是家里碰上难事?”

    黄履庄脸上露出些许焦急,眉毛不自觉皱起,露出深深的‘川’形条纹。这让他本来不大的年纪,看上去又老成许多。

    “没有,没有。”陈恒连连摆手,怕对方担心,又道,“只是昨夜听闻黄兄的事情,今日特意过来拜见。”

    听闻我?拜见?黄履庄对这样的用词,感觉十分意外。他上下看了陈恒一眼,才把木桶移到房门角落处,点头道:“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三人走进屋内,只有两人坐着。屋内确实有些杂乱,黄履庄竭力将座位旁的东西清理出去,好给客人创造一点舒适的环境。

    <a href="http://www.biqizw.com" target="_blank">www.biqizw.com</a> 比奇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