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9章 登高日!

商狄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逍遥中文网 www.xyezw.net,最快更新红楼读书郎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199章  登高日!

    放榜的第二天,扬州府衙公门大开,迎接所有中式的新晋举人。水印广告测试   水印广告测试除了曹、姚等考官,连同知府林如海在内,扬州大小官员一应到齐,算是中举后的第一点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秀才服是蓝袍,到了举人就要脱蓝换青,头戴小官帽,簪花自然也是少不了。身为解元的陈恒,更要在圆领青袍外披红单,以示解元的特殊身份。这个红单也叫披红,上面满是金丝刺绣,样式精致,十分好看。其他举人,都只是普通的披红,比起解元来是远远不如。

    这青加红的组合,实在是好看的很。又是自己的大喜日子,陈恒更加精神抖擞。如此作罢,当他领着举人们走进公堂,并肩坐在上首的是曹廷受、林如海。

    诗经有云: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”。这也是鹿鸣宴的由来。

    举人老爷们一入场,廊上围坐的乐师就开始演奏鹿鸣章,期间举人们向主考官曹廷受完成礼拜,以谢点举之恩。待乐停,众人方才入座。

    其后就是欢声笑语的聚会,地点虽是扬州府衙,但这是举人一生中的荣光,纵然是有失礼之处,州官们也不会多怪罪。

    大雍的官员多是异乡就任,这些举人回去就是县、乡的大绅士,在民间很有名望。两者在地方的治理上,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。若县官真惹急了举人老爷,后者一封奏折上到御史台的同乡手里,可是大大的不好受。

    等解元陈恒给主、副考官敬酒完,考生们依序也排上队。曹廷受却拉着陈恒多聊了几句,“你的文章水平,即使到了会试也可一试。”

    陈恒知道对方还有话说,只捧着酒杯继续聆听。果然,曹廷受又道,“只是想要一举夺魁,还须继续打磨。”

    陈恒领了曹廷受的好意,道:“学生也有此意。天下才子如过江之鲫,中举后,我也想继续打磨打磨文章。”

    曹廷受点点头,放任陈恒去给姚自然敬酒,继续点拨起亚元。到了副考官处,姚自然说的话又有不同,“你的策论写的极好。”

    得此评价,陈恒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,却没有自谦太多。他已是扬州第一,光明正大取来的功名。若是太过谦虚,置慧眼识才的考官于何地。

    “你若有心去国子监读书,还可以顺便来兵部历事。”姚自然毫不掩饰对陈恒的欣赏,“兵部的大门永远对伱敞开,我想侍郎大人读过你的策论,也会欣赏你的。”

    陈恒赶紧谢过好意,这确实是举人的一个福利。可以去国子监读书,也可以去六部历事,学习观政。朝中六部六科衙门众多,光靠三年一批的一百多名进士怎么够,举人才是办事的中坚力量。

    临近的举人一听,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。有一个赏识的上级,在官场上会有何种好处,大家都是聪明人,心里清楚的很。同样的事情,交给你,还是交给同样历事的进士、举人,全在上峰一念之间。

    别看姚自然现在只是五品的郎中,可兵部的左侍郎马上要高升兵部尚书,他除了官场资历低一些,却很得上峰赏识,极有可能进补侍郎之职。到时候就是正儿八经的三品大员,放在京师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官。

    陈恒连喝两杯酒,脸上已经泛红。偏他一步不停,直接端着酒杯来到林如海的面前。好家伙,这林伯父都是老熟人了,两人是什么交情,此刻偏偏却板着脸,肃声道:“学海无涯,还要戒骄戒躁。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。”

    好好好,你这老小子,刻意跟我拉开关系是吧。陈恒当场作答,“老师教训的是,学生一定谨记。”

    这这这……

    一句话说的,众人齐侧目。就连曹、姚两人也是十分诧异,看着绯袍在身的林如海面色泛红,没想到他跟陈解元还有这样一段故事。

    林如海的反应更是有趣,想笑又憋着笑,只眉宇不停抖动,端起酒杯,满饮一杯。好家伙,前面两位座师,都只浅饮一口,到你这,你就一口干是吧。

    “好好好。”林如海心中很是欢喜快意。嘴上又道,“别喝太多。”

    咦~~这话听起来,都叫旁人牙齿发酸。

    陈恒憋笑,也应道:“是,老师。”

    知府大人定了这么一个调子,连同知州张尚贤在内,谁还好意思劝解元多饮酒。除了李卞对陈恒爱搭不理外,其他人都是好话不断。

    陈恒看了一圈,在人群中发现时任江都县令的许平之,又端着酒杯来到他面前,开口道:“多谢大人……”

    “诶,陈弟客气了。你现在该叫我一声许兄了。”许平之连忙轻笑,考中举人,确实已经够资格跟县官称兄道弟,交情好论的很。

    陈恒闻声而笑,真心实意道:“多谢许兄当年县试点拨之恩。”

    其实陈恒真正要感谢的是对方在二叔事情上的法外开恩,若没有那一次的法外之情,陈恒的科举之路基本就是断绝无门。

    许平之心照不宣的饮过一杯,也是笑道:“县试初见陈弟,为兄就知道你必有今日。且祝你今后会试高中,一展平生所学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许兄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鹿鸣宴结束,陈、钱两家就要准备宴席。只是这事,曹、姚两人注定赶不上。他们九月初二就已经启程返京,向朝廷汇报本次乡试。连同一起的,还有本次举人的考卷。

    此事说来也有奇处,按照惯例,举人们的考卷都会公之于众,以示公平。可到了陈恒这,他所有的文章都是清楚罗列,唯独策论的考卷是一处空白。

    若不是曹廷受是正儿八经的翰林院学士,早已名声在外,又素有清官的美誉,看文的落榜的秀才早已闹开。

    这点小波折,影响不到陈恒。只给十五岁的解元公,又添了些神秘色彩。

    陈家人最近忙着准备食材,他们也感受到家中有个举人老爷的不同。原本出门,只有几个熟人打招呼。现在倒好,去菜口买个菜,店家都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来历。

    个中趣味,实在妙不可言。只陈家人个个神采飞扬,往日心里的谨小慎微通通都是不见。到今日,他们老陈家在扬州,已经称得上名声远播。

    其中有陈记车行的功劳,更有秋浦街的女工交口相传。之前女工们还只是佩服陈恒这个主事人,到现在对方一朝中举,女工们回家纷纷让孩子以解元公为榜样,发奋读书。

    九月十日,正是风和日丽,秋高气爽。陈家人在坊里准备设宴,款待来宾。

    这事办的极为热闹,整个街坊可以说齐齐出动。原本陈家只准备了二十张宴席,可自发投帖想要恭贺的人太多,不得不又添了十张。

    陈家地方不大,不得不拦路搭棚,将本就热闹的城东,更是弄得水泄不通。来来往往的人听说是本次乡试的解元公设宴,也乐的来讨杯贺酒。

    还是赶来帮忙的亲家胡源有眼光,早早另备了五张宴席,预防这个情况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设宴当日,林伯父携全家老少齐至,又有王先明和师母作陪。这两位都是陈恒一生之中的贵人,是贵客中的贵客,自然是要坐在上首。由陈恒跟陈丐山亲自照顾。

    薛蝌虽是落榜,可也是亲自来跟好友道贺。他性子洒脱,颇有些文人墨客的随意,落榜的打击虽大,到今日已经不太在意。

    让人没想到的是,久违的薛伯父也带着宝琴和范氏过来。对他们的到来,陈恒自然是高兴的很,亲自将他们请进大堂。

    最核心的宴席有两张,一张设在中堂,一张设在后宅。坐上客的身份都差不多,林如海、王先明、许平之、徐堇侯、薛瑱、薛蝌、钱大有、江元白,另有几个位置,留给陈恒跟陈启、陈丐山。

    二叔陈淮津作为主宾代表,又能说会道,就和胡源、胡祥恒一起在外头待客。也不知是不是二叔因为见了许大人,心底发怵,想起那顿板子。从头到尾见到许大人,都有些不敢说话。

    席间,薛瑱不无羡慕的看着陈家人。庭院内,还坐着不少城里的车行东家、珠宝商们,更有其他士绅名流作陪。

    什么叫鲤鱼跃龙门,一朝化成龙。中举的好处,已经一目了然。乡试解元,几乎可以说是半只脚踩在进士名分上。今后是个什么龙虎之士,已经不需多言。

    宴会的高潮,是揭牌。由陈启跟几个木匠一起打造,林如海手书的‘解元’牌匾,在众人的围观下被揭开高挂。

    从此以后,路过陈家门口的人,都会看到这块‘解元’的门匾,掂量掂量自己跟陈家人说话的态度。

    在前头敬过酒的陈恒,破例来到后宅,只为了给三位师母敬酒。今日,柳氏、贾氏、谢氏都是在场。

    其中裴怀贞因为身体原因,不便亲至,只好让谢氏替他过来。对于这位恩师不能亲至的遗憾,陈恒只好把感情放进酒杯中,请师母谢氏代为饮过。

    “恒儿,你做的好。”柳氏的话,最是简单直接。她是看着陈恒一步步走来,寥寥一句话,饱含着复杂的情绪。从小小的山溪村,一个农家子奋力拼搏而出,终于成为举人。

    个中酸楚,又有谁知。这位师母也是感慨万千的很,心中也最为陈恒高兴。

    贾敏见多了青年才俊,虽吃惊陈恒又能高中解元,可脸上却没有太多激色,只用起欣赏的语气道:“恒儿,还须再接再厉。”

    这位国公家的娇女,在外人面前有些不好意思,可谓是偶像包袱在作祟。不过平日里,贾敏对自己的关照,陈恒是清楚的。当即诚恳的谢过,贾敏也是满饮一杯,足见其对陈恒的态度。毕竟是自家官人的爱徒,她只是紧着面子,失礼到绝对不会。今日,更是亲自准备了礼物,带给恒儿这个孩子。

    “是,师母。”陈恒恭敬受命,又朝着最后一位师母谢氏敬酒,“师母,这两年学生求学愚钝,有劳你跟夫子费心照顾。”

    “也是你自己肯用功。”谢氏本就生的慈眉善目,此刻展颜一笑,更叫人如沐春风,“恒儿,夫子还为你准备了一份贺礼,你这几天记得回一趟家里。”

    “是,师母。”

    陈恒满饮一杯,求学的路上,既有老师的辛勤教导,也少不了几位师母的从旁辅助。他如今面色通红,可头脑还算清醒,加之眉目如星,更叫后宅里的女眷为之侧目。

    十五岁的解元公,虽是堪堪可入高门大户的眼。可对扬州的人来说,已经是一等一的佳婿。更何况对方又是如此丰神俊朗,不免叫人心动。

    进士这玩意儿,听起来名头响。可人一辈子,才能碰见几个进士啊。况且进士们都是扎堆在京师,死活也不出去。由此可见,举人的难能可贵之处。

    人皆有好美之心,列坐的妇人们悄声打探陈恒的婚事。同在一桌的黛玉,却已经端着酒上来,拦在陈恒离去的路上,笑道:“兄长,不跟妹妹喝一杯吗?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。”陈恒大笑一声,又小心瞥一眼贾敏,见她脸色如常,并无异样。就接过大姐陈青端来的酒壶,往杯中倒满,对着林黛玉道:“妹妹的符很有用。”

    林黛玉闻言一笑,乡试之前,她不仅准备了瓜果点心,还去文昌帝君的庙里,替陈恒求了一张符,用香囊包住交给陈恒。见兄长的腰间,还挂着自己亲手做的香囊。她心中更是高兴。

    林黛玉今天穿了一件亮色襦裙,极为好看,又是豆蔻年纪,本就绝色的容貌,更添书香风采。她才不去看贾敏呢,自己端起一杯,笑着跟陈恒碰过,一口饮尽。

    “兄长还会高中的,到时妹妹再替你去一次文昌庙,求帝君保佑。”

    在座的女眷们,谁不是人精,都感觉有些不对劲。心中那份打探的热情,不知不觉消去不少。

    她们不禁心道:果然是好郎百家求,这知府之女,怕也是对解元公动了春心。

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陈家人却不敢做这个非分之想,林家的门第太高,跟陈家有云泥之别。他们纯以为陈、林两人青梅竹马,感情深厚。只有已为人母的陈青,看在眼里,笑在嘴边。

    当年那个女扮男装的林家小书童,也是长大了呢。

    宝琴今日也是在的,穿的倒是寻常普通,不如盛装打扮的林黛玉。这两年,秋浦街的许多事,陈恒对她多有仰仗。只是今日不便交谈,陈恒撇了她一眼,见对方一直低着头,也没多在意。

    他们‘哥俩’嘛,到了明日,还有的是机会喝酒。

    反正得过完年,他才离开扬州去京师。

    叮嘱完黛玉少喝点酒,陈恒又朝几位长辈行过礼,才抽身离去。

    看着翩翩少年郎离去,柳氏拉着顾氏的手,“真快啊,眼看这孩子就到了要娶亲的年纪。”师娘这句话,是说给贾氏听的。林黛玉的心思,又怎么能瞒住这位女中诸葛。眼看孩子们越来越大,弟妹,你再不下手,小心别人家捷足先登。

    顾氏跟周氏一对眼,也做点头状。她们俩更有意思,第一时间想到的人是隔壁家的那位。拖了人家姑娘这么多年,眼看英莲就要十八岁,是要给点说法了。

    哈哈哈哈,坏哉,坏哉。真不知是要上错花轿嫁对郎,还是月老醉酒——乱手点鸳鸯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九月十五日,宴席一结束,陈恒就来到山长家,拜见裴怀贞。今日只是师生小聚,除了林如海、王先明外,再无他人旁观。

    裴怀贞这几日气色不错,只穿的比常人多些。三个老师跟一个学生聊上半日,才在午饭前来到大堂。

    <a href="http://www.biqizw.com" target="_blank">www.biqizw.com</a> 比奇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