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9章 答案都在青史里

商狄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逍遥中文网 www.xyezw.net,最快更新红楼读书郎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309章  答案都在青史里

    史鼎的人马来得很快,与陈恒匆忙中带着几分狼狈不同。当整齐的队列踏着轰鸣的脚步走来,又在数百步外齐齐停住的一刻。史鼎望着山寨上发生的异乱,忍不住露出野猫看见田鼠的欣喜。

    风一扬,身后便是旌旗的飒飒作响声。史鼎垂下缰绳,驱马上前两步,继续打量远处的一群虫豸。一个军官模样的人,正把缩在箭垛下的民夫一个个拉出来。

    距离有些远,史鼎听不到对方在叫什么。只从对方夸张的肢体神态来看,说的显然不是什么好听的话。

    可这有用吗?史鼎挑了挑眉,握着马鞭的左手轻轻举起,身后便传来铁甲士卒席地而坐的声响。

    黑甲如云,声如雷霆。旌旗飘舞,遮天蔽日。

    这样的场景,远比阵前齐喊几声杀更有效。心底十足的自信,让史鼎冲着身侧的郎卫点头。转眼间“就地扎营”的喊声,就在骏马的奔驰中传至军中各处。

    “他娘的,他娘的。”

    王二在城墙上看的直骂人。他在军营摸爬滚打过,更能感受到史鼎对自己的轻视。两军阵前交战,对方敢明目张胆的搭锅热饭。这是吃定了自己手上没有靠谱的士卒,可以发动奇袭。

    扯开嗓子对着空气怒骂几声,王二转身就跑到军鼓旁,一脚踹飞把守的部下。从架子上拿出木棍,就愤愤的敲击起军鼓。

    这样的鼓声还是吓人的,刚准备摆弄营门和伙食的反贼们,下意识抬起头看向寨门。他们的视线中,以远处发黑的山寨为景,自家将军正骑着马,悠悠哉哉的摇晃着身子走来。

    都说将是兵的胆,见到史鼎这副模样,镇定下来的士卒这才继续手头的事情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“大人,让我带人去冲一次吧。”气不过的王二,倔强的跑到陈恒面前,开始喋喋不休,“我之前在城楼上的模样,姓史的必然心生傲慢。不如趁他们立足未稳,由卑职领兵,去杀几个人回来,也涨涨咱们的士气。”

    所谓的义气堂已经被改为临时的军机处。听着王二气愤的呐喊,列坐的一干文官都露出不同的神色。有紧张、有惶恐、有对未知的害怕。

    陈恒知道王二的好意,也清楚对方说的,或许有几分道理。可他在心中一细想,就直接否绝了王二的提议。

    鲁应雄走之前就留下几百人,个个都是陈恒的心头肉。放他们出去杀敌,或许能斩些首级回来。一旦折在里面,那引发的结果,将直接导致守城战的大崩溃。

    与那份虚无缥缈的士气比起来,陈恒委实不愿冒这个风险。他跟王二的眼界不同,后者更在乎眼前的得失。陈恒的目光,却在更遥远的日后。

    别看史鼎现在气定神闲、老神在在,时间其实是站在自己这边。只要拖,一直拖下去,敌方自然会阵脚大乱。眼下已经堵住叛军东进鲁地的道路,当一时的缩头乌龟又有何妨,完全是稳赚的买卖。

    见自己怎么也说服不了陈恒,王二气的不住跺脚。深觉自己一身本领,被陈恒这个文弱书生耽搁。

    王二可以发脾气,可以甩脸色走人。陈恒却不得不追着王二屁股喊道:“让民兵们早点吃饭,小心他们趁夜色袭门。”

    “袭个屁。”走出大堂的王二,在门口嘟囔一句。只要不是昏了头的将领,谁会选择夜袭的策略。黑灯瞎火下,大军冲锋之中,一旦有个什么意外,弄不好被踩死的士卒,比战死的人还要多。

    大战还未开打,一众文官就目睹一场小争执,这些人对自身的处境更感到惴惴不安。陈恒知道他们暂时帮不上什么忙,也不愿多费唇舌。

    妥当的送走一干同僚后,陈恒在心底暗暗给自己鼓劲,忙去寻了个软榻躺下,开始闭目养神。

    他有种直觉,今晚和明后两天,会是山寨最难熬的时间。只要熬过这几天,大家的日子就会轻松许多。

    约莫睡了一个多时辰,信达就过来叫醒陈恒。看到大堂内的桌椅,都被晚霞渡染上红光。陈恒接过信达递上来的面饼,随意吃过几口,就往寨楼赶去。

    路上他跟信达寻问起军中的情况,后者简洁的答上几句。等到陈恒登上寨楼,就看到王二在一丝不苟的巡视。当着一众紧张中带着惶恐的民兵,又配上陈恒那张笑脸,王二到没直接甩脸色。

    陈恒并不愿干涉对方的事务,只寻了几处弓弩处,对着看守的壮丁开始嘘寒问暖。山间的晚风,已有明显的凉意。

    被关怀的民兵,颇有几分受宠若惊。简单几句含蓄后,就把家中底细交代个干净。陈恒一听对方来自松江府华亭县,心底亦有几分高兴和忐忑。

    “守城时机灵点,等回了华亭县,我给你们家拨两亩田,再让你们里正许个大胖媳妇给你。”陈恒拍着庄大保的肩膀。

    对这位青天大老爷说的话,庄大保自然不会怀疑。脸上微微一红,点起头来倒是干脆。“谢……谢大人。”

    陈恒尽量露出轻松的笑容,又朝着下一位民夫走去。

    王二在旁看个真切,他知道陈恒的用意,嘴巴也不知道嘟囔着什么,顺势抬起头看了看天色。

    马上就要入夜了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翌日丑时末,寨楼的火把还在闪烁。微弱的光线,只能照亮数尺内的视野。顶替王二出来巡视的陈恒,强迫自己撑起发困的眼皮。

    这是一天中最困的时刻,天际已经隐隐浮现鱼肚白。眼见史鼎一夜没有动向,心思稍安的陈恒又抬手揉搓起脸。再撑一撑,再撑半个时辰就到换防的时刻。

    同样一夜未睡的信达,已经开始琢磨一会的早点样式。而寨楼上半路出家的民兵,心思都不知道飘到何处。若不是陈恒还红着眼睛在旁盯着,说不好这些人就要倒头睡去。

    万物寂静的环境,总是容易萌生困意。就在众人翘首以盼换防之际,远处的营寨里突然传来轰鸣的军鼓声。

    “打雷了?打雷了?”

    刚刚还在打瞌睡的民夫,睁着惺忪的睡眼,嘴上不住呼道。

    陈恒却是大急,忙推了信达一把,朝其怒吼:“快去叫王二。”

    如梦初醒的信达才折身迈出步,远处打开的寨门,就冲出一群群披黑甲的士卒。

    “杀!!!!”

    冲天的喊杀声远比军鼓更能叫醒人,睡梦中的王二都不用信达跑一趟。已经拿着军刀跑出屋,飞速往寨楼上冲。他一边跑,一边还在高喊。“拉满弓,射箭。射箭!!”

    也是他的不停高呼,才把吓傻的民兵叫醒,知道此时此刻的自己,该干什么。一阵稀稀落落的箭雨过后,王二的脚步已经踩在寨楼上。

    “都慌个蛋子,他们是能飞啊?还是能一刀把寨楼劈了?”王二拿出腰间的令旗,继续高喝道,“满弓!!”

    约莫两息过后,王二重重挥下令旗。

    “放。”

    这次的箭雨声势就大上许多,加之清风寨前的山道拥挤狭小。刚刚射完箭的民兵,马上就能看到敌军倒地的模样。

    惨叫声?这个时候,是听不到惨叫声的。

    “拉满弓……”

    接过大局的王二一边重复着军令,一边快步走到陈恒的身侧。抬手推了他一把,怒斥道:“伱是能射箭?还是能杀人?你要死了,我还守个蛋。左右,马上带大人下去。”

    比起陈恒的话,鲁应雄留下的士卒更听王二的命令。陈恒还来不及辩驳,两个健硕的官兵,便架着陈恒的胳膊跑下寨楼。

    也就是他们走得快,人才刚下去。敌军的第一波箭雨,亦是飞抵过来。

    两侧护卫刚听到刺耳的破空声响,立马就把陈恒护在身下。脑袋还有些发蒙的陈恒,只听到身上传来闷哼声。他尚未反应过来,还活着的那名官兵就抓起大人继续跑。

    狼狈前行的陈恒,仓促间回过头,只能看到惊慌失措的信达,以及那位身中数箭、倒地不起的护卫。

    一切发生的如此突然,陈恒回到义气堂后,才有了余力回忆刚刚的惊险。急促的呼吸并没有因为脱险而变缓,发凉的余悸如一只蜈蚣般顺着脊柱爬行。

    那密密麻麻的感觉,就好像蜈蚣的触角轻轻点在肌肤上。

    如此后知后觉,更让人害怕,让人恐惧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水溶带着大部队赶来汇合时,半日的战役刚刚结束。他跟史鼎站在一处,放眼望去都是残肢碎尸。

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水溶有些意外,忍不住问道:“里头的是谁?”

    两人身后,站着清一色的军中郎将。冯紫英、卫若兰等人在此,茅大庆等人亦是在此。只是两拨人的间隔有些大,能明显看出彼此的间隙。

    史鼎懒得理会下属间的蝇营狗苟,只对着水溶轻哼道:“还能是谁,姓陈那小子呗。”

    水溶顿时来了兴趣,他尚记得史鼎提前出发的目的,就为了赶在援军抵达前,夺下后方军需。打听了几句经过,水溶不置可否的点点头,对陈恒的机敏又有些认识。

    史鼎见他这副模样就来气,直接埋怨道:“早叫你不要心慈手软,当时在军营,直接将他杀了,也不知省下现在多少事情。”

    水溶不欲在旧事上较劲,只在心中颇为嘲弄的想到。造反,造反。造的是人,是军人,更是读书人。

    都说秀才造反,十年不成。可谁造反的路上,一旦少了读书人的加入。那其大业,必然不可能功成。

    当年安禄山若不是杀了颜氏一门三十余口,又岂会引来天下名门士族共击之?比起读书人手头的能量,现在的老百姓不过是充充人数的草芥,混个好听的名声罢了。

    史鼎作为统兵的大将,可以意气用事,可以只知道打打杀杀。但水溶是要当皇帝的那个人,他的考虑,必然要比史鼎全面详细些。

    什么人该杀,什么人要以礼相待。什么人,该留在什么时候才能杀。常年浸淫权术的水溶,心中有本明账。

    水溶想了想,跟史鼎讨论这个意义不大,索性就把问题放在结果上。

    “没打下来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