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章 冷雨夜下的扬州城

商狄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逍遥中文网 www.xyezw.net,最快更新红楼读书郎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162章  冷雨夜下的扬州城

    随着裴怀贞亲自出面,乐仪书院的学子,这几日又可以抬头出门见人了。水印广告测试   水印广告测试月初的时候,李卞仗着学政的身份,以势压人。让陈恒这些同窗,心中也是气愤的很。

    扬州城的人,谁不知道乐仪书院有个景安文社,又有谁不知道它跟景安日报的联系。‘江流儿’出面发文时,书院的学子就跟着钱大有一起下场。

    局势占优的那段时间,他们已经在书院里读书,当时个个脸上都有些神气。后来李学政一出手,又让他们跟霜打了的茄子般,焉巴下去。

    直到山长替他们出了头,大家读书的兴致都高起来,纷纷觉得自己身后有座靠山。这种打了小的,来了老的暗爽,真是谁经历谁知道。

    书院内的夫子们却哭笑不得,生怕这帮臭小子染上恶习。最近几日,对学子们都严厉的很。一些放平日不打紧的错处,如今也被拿来大作文章。不是打手板,就是罚抄书。

    这里面,自然有徐堇侯的授意。他不仅让夫子们这样干,自己也是在讲堂连连开课,拉着学子们讨论着论战的好坏。

    徐堇侯希望孩子们,能不以自己的好恶看待事情。李卞的有些话,确实有他的道理。不过标点符号,也确实是个好东西。

    底下的学子,自然不会说些糊涂话。当着学正的面,嘴上都伶俐的很。只是经此一役,书院里所作的文章,都有用标点符号的倾向。

    徐堇侯看在眼里,也不知作何评价。只担心他们在六月的院试上犯糊涂,连忙把这个问题转告山长裴怀贞。

    裴怀贞听到这个情况,也不多说什么,拿出两封书信给自家的学正看。信的内容一样,写法却大相径庭。

    前一封,照着古文的脉络写法。当中只用‘o、顿’等做符号,又有不少另起的段落做区分。文辞优美,读之朗朗上口。可要明白其中的意思,又不得不让人多读几遍。

    后一封,字数虽多,篇幅较长。可用上标点符号,加上浅白直接的语句。叫人读起来,反倒一目了然。只需一遍,就能看个明白。

    徐堇侯看罢,又把两封信的内容,放在一起比较。两封信说的都是宋朝欧阳修的旧事,讨论的是那场家喻户晓的反骈倡古的事情。

    仁宗年间的文坛大家,不论是苏洵,还是欧阳修等人。都极其厌恶反对骈文过分追求典雅华丽,喜用生僻字的风气。文章之道,一味追求对仗,然其内容空洞苍白,如鸡鸭学语,简直是一无可取之处。

    “山长的意思是?”

    徐堇侯拿着两封信,有些拿捏不住裴怀贞的意思。他绕着山长的书桌走上一圈,才将两篇书信,重新放在老头面前。

    “从易到难,由简入繁,是读书之道。由繁入简,从难到易,才是圣贤之道。”

    裴怀贞拍了拍手上的粉末,那是刚刚吃瓜果时的残留物。三月百花开,新鲜的春日瓜果,也出现在家家户户的桌上。他用手帕擦了擦手,又在太师椅上扭扭身子。感觉身心舒畅后,才继续道。

    “这两封信,我准备寄到京师。院试的事情,你不必担心。若五月前没有消息,到时再叫孩子们改回去。”

    裴怀贞这个岁数,已经到了不计物外的时候。他的眼界高远,知道标点符号对普及知识的重要性。也希望能在入土前,为天下人再做一些实事。

    李卞跟扬州学子,只知道争论下里巴人跟阳春白雪的好坏。他却看到一个资质普通的读书人,想要学有所成,有多艰难。好好一句话,百家讲,百家注。这不是耗费人的心力,是什么?

    裴怀贞跟欧阳修是同乡,幼时读书时,也常常将这位名人当作自己的榜样。眼下看见一条可以造福今后学子的路,哪怕如今已是古稀之年,他也想亲自下场,给后人们探探前路。

    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范公的话,无论放在何时,读起来都如洪钟巨响,贯彻古今。

    徐堇侯一听,心中更是大震。他这才想起来,面前的小老头虽然致仕,还有一品大学士在身,更是被陛下尊称为师的人物。

    眼见对方要直接给京里的那位写信,徐堇侯连忙点头称是。他们老徐家的人,不爱功名利禄,更不愿多听官场之事,赶紧起身告辞。

    待他走出山长的房间,正好春风拂面,吹动着枝头的姹紫嫣红。一时也说不清,此事是好是坏。

    未来那么长,且走着看吧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寝屋还是那个寝屋,同床共枕的人还是那么几个。虽然少了个辛素昭,可书院里也没往陈恒这屋继续添人的打算。

    这日上完课,陈恒在自己桌前整理着东西。薛蝌等人因为参加过一场骂战,文风笔法又有长进。他最近连着苦思,才想到几人接下来的补课安排。

    等到江元白带人笑闹着回来,陈恒已经开始忙起另一件事情。江元白拉着薛蝌凑到陈恒桌前,见其在整理近几期的报纸,就笑问。

    “又要给林妹妹寄过去啊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。”

    陈恒点点头,此事三月初一已经做过一次。当时他把二月以来,报纸上刊登的文章,不论好坏通通收纳好,找人打听到贾家的地址,托北上的商队一起发到京师。

    薛蝌凑上来,用手指拨动一下报纸的日期,见上面从三月二日,到七日、十三日、十八日的日期都在,他不禁好奇道:“怎么都寄过去了,你也不怕她看了担心?!”

    这里面,可是有李卞的文章呢。远不是二月,学子间的辩论可以相比。

    陈恒大笑,这就是薛蝌不懂了。他摇摇头,给好友们解释道:“林妹妹心思聪慧,若只是报喜不报忧。她反倒会胡思乱想。倒不如坦坦荡荡的,让她自己看个明白,更能让她心安。”

    过去看书的人,常有人说‘林妹妹’是个小肚鸡肠之人。其实真的看过原书,必然能明白林黛玉的性情。

    她可是能在贾宝玉屋中玩闹时,开袭人玩笑,叫她‘好嫂子’的人。若非贾府有些人,暗地里一再逼迫,受环境所胁,才致使黛玉养成多愁善感的性子来。

    陈恒这些年对林妹妹也多有了解,他知道对方是个有志向、心气的人。虽不知道林黛玉今后会成长到什么地步,可陈恒也不愿将其当成一个普通女孩,只认为对方弱不禁风、横加爱护。

    他这个林妹妹,尚有几分巾帼不让须眉之志呢。

    薛蝌等人听在耳中,忍不住露出笑容。江元白把凳子搬来坐在陈恒身侧,拿过陈恒的纸笔道:“且稍候,待为兄也写一篇自夸的信。好让林妹妹知道,做哥哥的在扬州的几番辛苦维护。”

    江元白朝着几人挤眉弄眼,四周虽无外人,可他还是用口型吐出‘潇湘子’的字样。陈恒笑着拍了他的后背一下,又看向薛蝌、钱大有,盛情相邀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,你们要不要写一篇?”

    “我就不写了。”薛蝌摇摇头,拿起那把冬日也不离手的扇子,得意的笑道,“一会我要出门陪娘跟妹妹逛一逛秋浦街。”

    陈恒很是意外,他正被江元白、钱大有夹在中间。只好努力抬起头,看着面前站立的公子哥,“伯母跟薛妹妹要出门吗?”

    薛蝌点点头,还不等他说话。江元白已经开口插话:“不仅是他们家,我家的几个妹妹,也要跟大有的姐姐一起出门呢。最近城里的姑娘,倒是爱出门了不少。可算是让她们等到,秋浦街这么个好去处。”

    陈恒越听越高兴,这些手握家中财政大权的女人,能走出深宅大院,最是再好不过。想到以后秋浦街口,丽人齐过的热闹场景,他只敢把这份喜悦藏在心中。

    扬州城,一定会越来越好,越来越有趣的。

    “不耽误你们写信了。”见好友们都有乐子,薛蝌也不继续待着。只拱拱手,脚底抹油就要开溜。陈恒却追着他的背影补上一句,“回来记得做功课。”

    “哎。”薛蝌依着门槛,着恼般叹口气,又无奈的笑道,“是是是,陈夫子。”

    “你个丹丘生。”陈恒笑骂一句,看着好友摆手离去,他才低头跟江元白继续说笑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这段时间,京师的空气也不断回暖。荣国府里的姑娘小姐,都换上鲜艳的春装,结伴在府中游玩。各色华丽衣物,配上诸位小姐出众的容貌,颇有跟枝头百花争春的气势。

    林黛玉最近的日子很是快乐,府内的三春兼一个宝钗姐姐,待她都是极好。如今又多了一个性情爽利开朗的湘云妹妹,更叫她欢喜。

    史湘云是贾老太太娘家的侄孙女,因家中父母双亡,常被贾老太太接到贾府玩乐。林黛玉原先还担忧这妹妹心思敏感,可一接触,才发现她的性子疏阔的很。两人才碰面,当即结成良伴。

    这日,她们六人闲着无聊,在府内寻了个高处的庭院,就拿着陈恒寄来的报纸看乐子。三春各自拿过一份,又有宝钗在旁讲解着报纸的内容。

    几人听完,都有些吃惊和担忧。竟不知道黛玉一篇文章,会在扬州城里掀起这般风浪。她们小心翼翼看了看黛玉的脸色,见其一副泰然自若的神色,心中才稍稍一安。

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“林妹妹好厉害的文采。”宝钗书读的最多,知道对方在浅白处着墨的功力,心中佩服不已。可看到对方能如此肆意的,照着自己的性子活,她又是有些羡慕。

    贾府里对这个客居的薛家大小姐,无不是交口称赞。有夸她脾气好,待人和气。有夸她贤惠淑德,真是厉害的姑娘。

    可只有她自己知道,若是有得选,谁家姑娘不愿活成林黛玉这副模样。上有父母宠爱,下有亲朋好友关照。即使是在明处受了些委屈,也有人出来替她说话。

    “这些读书人太过分了,竟然这样骂林妹妹。”迎春的看法跟宝钗又有不同,她读的书不多,只凭着一颗好心,为自家妹妹的遭遇着恼生气。

    林黛玉笑笑,赶忙拉着姐姐的手,将自己在景安文社的所作所为,一一道出。这才让迎春大惊失色,她之前只以为林妹妹在文社里帮忙,没想到她还敢点评那些读书人的文章。

    贾迎春愣愣道:“没想到,还有这等缘由。你……胆子,未免也太大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就是好,不好就是不好。”林黛玉笑了笑,赶忙给这个二姐姐解释,“妹妹都是照理照实的说,他们也没有耍起无赖纠缠。倘若我评的不对,事后我也会写信道歉。”

    贾迎春点点头,她心思单纯,听过这番话,就没放在心上。可一旁的贾探春却看出端倪,她凑到黛玉身边,“林姐姐这位兄长,倒是对姐姐放心的很,也不怕你看了伤心难过。”

    林黛玉露出些许得意的表情,道了一声,“这你就不知道了吧,我家这位兄长,最是了解我的性子。”她说起这话来,语气亦是甜蜜亦是骄傲。

    人之友伴,贵在相知。

    <a href="http://www.biqizw.com" target="_blank">www.biqizw.com</a> 比奇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