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4章 年事

商狄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逍遥中文网 www.xyezw.net,最快更新红楼读书郎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274章  年事

    天色还未暗下,好事的百姓们就在府城内燃放起烟花爆竹。声声嘈杂入耳,只吵得县衙内的官吏都无心办公。陈恒自然看得出来。这些人虽然还坐在位置上,心思怕是早飞出老远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不如做个成人之美的安乐公。华亭县的父母官做出决定,刚到申时,就宣布大家放衙,速速归家陪伴家人。

    “大人英明!”

    一群中年男人发出叫好声,待陈恒转身离开,便迫不及待的起身跑出公堂。所以说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,跟他们一比。以柳湘莲为首的武役们,现在还在街上吹着寒风巡视。

   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,今日全城老少齐出动。城北是娄县的辖区,陈恒管不住。城南这块,他是绝对不会允许发生走火、走丢孩童之事。

    既然不能委屈百姓,那就只能辛苦辛苦衙役。不过对柳湘莲来说,未必就是坏事。他生性浪荡洒脱,如今被俗事压着。经过初期的不适应,如今干的也像模像样。

    除了县衙里的差役,各街的保长带着男丁也要听从柳湘莲的命令。真要说到威风八面,常年混迹在外头的柳湘莲,名气远大于县衙内的一般官吏。城里的百姓,都知道华亭县衙有个班头,生的简直是貌比潘安、形似谢玉。

    领着信达、潘又安在县衙里四处闲逛一番,陈恒寻了个僻静的廊上,欣赏着昨夜的落雪。文吏们走后,县衙内少有如此安静的时刻。闲坐时,寒风过境,偶尔能听到枝头的雪块掉落的扑通声。

    由远至近的爆竹声里,带着浓厚的年味。赏过景,发过闲。陈恒突然转头,对着信达和潘又安两人道:“你们可有打过雪仗?”

    二哥,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。信达翻翻白眼,沉声道:“大人,戌时还要去城隍庙祭拜祈福。”

    陈恒低头看看身上崭新的官袍,忍不住嘀咕一声‘扫兴’。潘又安出自荣国府,早年伺候人的毛病发作,想了想就小心回道:“要不小人去雪地里,玩一个给大人看看?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。”陈恒失笑,忙摇着头否了潘又安的好意,连连摆手道:“不必不必,哪有这么欺负人的,我就是随便一想。”他想上片刻,又对潘又安问道,“又安会游泳吗?”

    “大人,此事小人倒真不会。”

    陈恒点过头,才领步朝着县衙后宅走去。

    “等天气暖和些,可以找个河滩练一下。”

    听到大人轻飘飘的话,潘又安杵在原地傻眼,怎么好好的叫人去学这个?

    他还没反应过来,紧追着陈恒迈步的信达,在走过他身边时,轻声道了句‘恭喜’。潘又安这才明白,这是陈大人决定好自己的去处安排。

    已经走到前头的陈恒,一侧身就看到潘又安在廊上手舞足蹈。他古怪的看了一眼沉默的信达,才对潘又安呵斥道:“傻乐什么,还不快跟上。”

    “是,大人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大概是年底在华亭县做了太多事,陈恒和黛玉商量过后,决定晚上的祭拜由他一人过去料理。

    “这是我们家在松江的第一年,我要是跟着夫君过去,指定少不了待客之事。”黛玉连说辞都已经想好,“到时候在庙里,不接话不是,由着自己走也不好。既不能冷落城中大户,也不能耽误百姓上香拜神。”

    她从紫鹃手中拿过一件大红色披风,将其披在陈恒的身上。一双玉手停在相公的胸口,捻着两根丝带系紧,“左右往后也少不了打交道的时候,就不必在今夜给百姓添麻烦了。”

    “夫人说的有理。”陈恒听的不住点头,心中亦是升起非凡的自豪。自己这位夫人,在大是大非上,实在有分寸的很。今夜可以说是知县夫人第一次出现,各家大户的女眷必定少不了恭维之词。如此出风头的显眼时刻,黛玉还能视若无物,实在叫人佩服。

    “那我拜完神,就马上回来。今夜,我们一起守夜。紫鹃可有把马吊牌买来?”

    “买了的。”黛玉抿嘴笑着,又抚平相公的衣角。陈恒心思有些发散,稍稍打量着屋内各处,见到桌上有一本半展开的书籍。等到夫人确认衣着无误后,他几步走到桌前,一把抄起书籍翻看。才一会,他就笑道,“夫人,你这是看起古礼了?”

    第一次当家,就要主持过年大事的陈家夫人,面露几分羞涩。缓声道:“虽有娘派来的嬷嬷料理,我总不好一事不通。若是有什么错处,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。”

    古书上的内容,正是逢年过节上的礼节,从唐代开始,一直到宋代、大明。各朝各地的风俗,多有涉猎,叫陈恒也起了赏阅的心思。

    “谁敢?”陈恒扬眉,复又轻笑道,“只要我们自己舒心,不必在乎他人言论。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,就依相公所言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这书不错,等伱看完了,也让我拿去看看。”陈恒翻过几页,絮叨着把书放下。

    许是佳节到来,见到身披红袍、气宇轩昂的相公,黛玉突然心生几分恍然如梦。去年今日,还在京师家中围在父母膝前。再回身,已经嫁作人家妇。

    陈恒的直觉一向敏锐,见娘子没回话,马上感觉到黛玉的情绪变化。他上前将黛玉揽入怀中,感受着此刻的温存。轻声道:“岳父岳母一定也在想着我们。”

    刚要埋怨衣服又要弄乱的黛玉,闻言瞬间安静下来。她情不自禁将头枕在相公肩上,“嗯。”

    “等我回来。”陈恒安抚着黛玉,信达和潘又安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,他倒是拖不得。

    “好,相公早去早回,我跟姐姐在家里等你。”

    得此一言,陈恒还未出门,已经归心似箭。

    这天地间,确实有个人、有个地方,在等着自己回去呢。

    这感觉,真是不错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城隍庙前,早已是人山人海。华亭的城隍庙离娄县城隍庙不远。城南城北的百姓,亦是各拜各的庙。不过华亭县是松江诸县之首,这城隍庙的规制,反倒比后建的娄县城隍庙还要大气许多。

    陈恒赶到时,此处早已人山人海。连县衙的马车,也只能停在远处。他是在柳湘莲跟信达的护送下,移步走来。临到门口时,萧平已经带着城南的乡绅、庙祝等人侯在此处。

    见周遭的百姓被差役分隔开,陈恒看在眼里,忙对相迎的众人道:“诸位不必多礼,先进去再说。”

    离戌时开始祭拜,还有些时间。在庙祝的引领下,陈恒带着一票人快速的穿过照壁,又去到主殿中。看到自家老爷入门,柳湘莲忙去外头撤去衙役,好让百姓们先进庙廊,在外围开始祭拜各路神明。

    “大人有所不知,那壁画左下角的花瓶,瓶中插三支戟,意为‘平升三级’。”庙祝还在介绍照壁上的壁画,那是从唐宋时期,留下来的老古物。不过也没什么稀奇的,这片土地上多的是这玩意儿。

    听出庙祝的恭维之意,陈恒淡声笑笑。也没必要为难别人,来凸显自己的清高。他十分应景的说笑道:“那么说,西北角上挂印的大树上,站着一只猴。是不是取意‘挂印封侯’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如此。”庙祝连连点头,这个好日子,吉利话说起来,自然不用客气。

    身后紧紧跟随的乡绅中,有人出声道:“大人,照你这般点拨过后,我也看懂左上角的那副画。”此人沉吟片刻,开口道,“一只凤凰的嘴里衔着一卷书,一定是奉献天书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哈,这位兄台,你可是松江本地人啊。陈恒对其笑了笑,又转头朝庙祝示意,让他继续带着逛逛主殿各处。廊上多彩画,所画的内容,多是耳熟能详的故事。诸如薛仁贵三箭定天山,亦有三顾茅庐,立木为信等等。

    如此闲逛过后,就差不多要到法事开始的时辰。庙祝告罪一声先行离去,又喊来一个得意弟子,给陈恒继续做起导驾。

    不消片刻,殿内罄钟声不绝。见时机差不多,小道士赶忙将知县和众人引到殿前。先前的庙祝已经换过明亮色的道袍,站在法坛前念念有词。

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殿上,神像高坐神台。披金衣,持法器。神容肃穆,叫人一见就心生敬畏。该做的事情,县衙都有人安排好,留给陈恒的只有跪拜上香之事。

    在庙祝吟诵的过程中,陈恒伴着鼓乐、经文声,领着殿内诸人行礼。三拜三叩之后,祈求风调雨顺的经文,沾过几滴神水,就要放进火盆中,以示上告皇天后土。

    礼成后,庙祝还要留着继续念经文,把法事做到新年初一。陈恒却要改道前往大门口,看上一会舞龙舞狮的表演。等到南狮叼着彩球来到他面前,将其收下后。此礼亦成。

    这彩球,也有一番大雍人的趣事。事后,庙里的小道士,会把彩球用竹竿高挂,只允许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拿小石子砸。谁能把彩头弄下来,就预示这个孩子有好前程。

    虽不一定靠谱,可既能博香客的欢心,又能吸引更多人来上香,何乐不为呢?

    陈恒掏出几枚铜钱,塞入彩球中,以添几分喜气,才将其交给一旁的道士。又跟身后跟随的乡绅闲聊几句,就启程匆匆回家。

    庙外的百姓已经耽搁太久,再呆下去就不礼貌了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