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2章 宝玉,别怪我!

商狄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逍遥中文网 www.xyezw.net,最快更新红楼读书郎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312章  宝玉,别怪我!

    陈恒陪着湘莲、宝玉几人稍作闲聊,就一同朝着堂外走去。马上就是寨中用饭的时辰,这是两军难得罢兵的阶段,也是陈恒这等文官出来透气的时候。

    营中不缺生火做饭的能手,亦有足够宽敞的地方够他们施展。带着几人来到此,陈恒稍稍一瞧,发现今日出来吃饭的人,比之前又少了一些。

    这个发现,让他的面色黯淡许多。纵然陈恒博览群书,在此时也派不上多大用场。无能为力的遗憾,不免叫人踌躇愁苦。

    可人力有穷尽,世间万物的变幻发展,总叫人力有不逮。

    默默带着宝玉、湘莲排到队伍后头,陈恒注意到周遭有不少民夫正悄悄打量自己。他直接转头看过去,倒把窥视的旁人吓一跳。

    陈恒还以为是自己的形象太过狼狈,致使自己引人注目。

    不过山寨条件有限,现在能活命就不错了,也顾不得什么风度翩翩。

    想到这,陈恒朝着众人露出一个笑容,轻轻点着头,算是打过招呼。

    他的无心举动,却让一些人壮着胆子上来寻问:“大……老爷……”

    这个称呼实在有些怪,不过自从陈恒装神弄鬼后,手底下的民夫们都默默把称呼改作这个。

    “可是有什么难处要说,老乡,你只管说来与我。”陈恒知道对方会身处险境,都是因为自己的决策,是故谈话的态度放的极好。

    被陈恒这么一鼓动,那人索性出声道:“大老爷,我们……什么时候能回家啊?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陈恒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。只好强扯出一个笑容,“快了,快了。”

    如此敷衍人的答复,倒叫老百姓听的喜上眉梢,拍着手掌道:“大老爷,等回去,我请你喝我儿子的满月酒。”

    出来抛头露面,哪怕心底五味杂陈,也不能在旁人面前露怯。

    陈恒控制着面部表情,语气尽量轻松道:“那可是大好事啊,家里的大娘给您生了个孩子?”

    “是啊,算算出来的日子,这个月就该临盆了。”那人掰着手指头盘算,上扬的眉角眺望着面前的长队。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,尽头是升腾起的热气,那里面是米饭的味道。

    “这可是大好事啊。”陈恒也为对方的喜讯高兴,又借着排队的空闲,寻问起对方的近况。

    原来此人来自余杭,是家中老大,下面还有两个弟弟、一个妹妹。这次他婆娘生的是二胎,听村里的产婆说胎象很稳,一定是个健康的男娃。

    其后,此人见陈恒十分好说话,就大胆道出来意,竟是想求陈恒为刚刚出世的孩子取个好名字。

    “大老爷,您读的书多,懂得一定也比我们多……”

    这并不是什么难事,陈恒大大方方接下此事,寻问起对方的意思。

    得知老大哥本家姓许,只盼着孩子平平安安长大。

    “除了这个,许老哥还有什么心思,可一并说来让我知晓。”

    “没了没了,再没有别的了。”许老哥颇为不好意思的摆摆手,见陈恒十分有耐心,才小心补上一句,“要是能好记、好念些,就再好不过。我识字不多,就求大老爷能赏个福分给孩子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福分不福分,许老哥能把此事托给我,也是我的幸事。”陈恒轻笑一声,当即开始思量。

    半响,陈恒便出声道,“依我看,这孩子的小名就叫平安吧。刚好应了老哥的念想。等到他以后开始读书,大名就叫许植。”

    “许植?大人,是哪个字?有什么寓意吗?”

    事关自己未曾蒙面的孩子,老大哥不免多关心几句。

    这要从《说文解字》开始掰扯,得说到什么时候。陈恒半蹲在地上,直接用手指在泥地上一笔一划书写,“植,就是山中的林木。这个字,取意从土里长出的高大林木。既有生生不息、开枝散叶的意思,也有顶天立地的寓意。”

    这番浅白的解释,听的许老哥连连叫好,连连给陈恒作揖拜谢,才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一旁宝玉的视线里,见到这个乡下人,回到同乡面前好一阵得意吹嘘,不免觉得十分有趣。索性出声搭话道:“他怎么知道生的一定是个男孩?”

    陈恒不知该如何回答,倒是柳湘莲机敏些,主动接话道:“这还不简单,图个盼头呗。要不是,让老哥再生就是。”

    听到柳湘莲这么说,贾宝玉不免好奇,忍不住追问道:“为何一定要是男孩,干干净净、清清爽爽的女孩儿不好吗?”

    “因为男的能种地啊,我的宝少爷。”柳湘莲翻了个白眼,他的目光落在宝玉的指尖。

    那双干净白皙的手指前端,还留着半寸长的指甲。

    这是富贵人家的象征,能留指甲的男人,大多在家里不用干活,天生被人伺候的命。

    这是古人的风气,亦是别人拿来表露身份的手段。

    宝玉没想到还有这茬,最近的经历,叫他见过不少世面。生在富贵乡的宝少爷,想了想男孩跟种地的关系,又道:“女娃也能制衣不是……”

    柳湘莲见他还在犯轴,又出言辩驳几句。

    陈恒没理会两人的嘴仗,他的注意力一直落在周遭的人群上。他发现附近说扬州话、松江话的民夫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他的心思向来细,更善于窥斑见豹。只在心中转过几个念,就把事情想的十分通透。

    “哎。”

    听到陈恒突然叹气,柳湘莲还以为是自己跟宝玉的争吵,惹得自家大人不高兴。只好转过头,哼哼着憋气不言。

    等轮到几人走到饭摊前,信达已经在此等候多时。拿过对方特意为自己留的伙食,陈恒转道来到负责此地的文官面前,寻问起东西两寨的情况。

    这二处,都设在寨中偏远地方。东边处作为伤员的居所,西边处拿来给之前流匪的家眷歇脚用。

    “大人放心,早命人送过去,各处都已安排妥当。”

    得到明确答复,陈恒才放心点头。

    考虑到山寨里的伤亡甚大,为了这些家眷的安危着想,陈恒已经严令她们迈出房门半步。

    彼此双方虽都是苦命人出身,可两军对阵,各为其主。那些枉死的冤魂,他们的同乡,又该找谁报仇雪恨呢?

    陈恒不知道,只是觉得再有火气,不该拿一群老弱妇孺出来撒气。

    既然碰面会有危险,索性就分隔开,彼此眼不见为净吧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翌日,照例是天刚刚放亮就开始攻城。这套流程,交战的双方都已经习惯。

    所谓的攻坚战,无外乎就是几套方法来回弄。最有效的办法,还是靠人命去填。

    只是今日,才打到巳时,史鼎便早早命人鸣金收兵。如此反常的举动,王二不敢拖延,马上请来陈恒,一同登楼察看。

    两人在寨楼上看了许久,见史鼎的大营始终没有营啸的情况,不免有些奇怪这份反常。

    王二还在庆幸又拖过半日,陈恒却开始思考异常的原因。他反复思量,突然一掌拍在箭垛上,欣喜道:“必然是素昭已经动手。”

    突然听到大兄的名讳,柳湘莲忙竖起耳朵,见到陈恒在艳阳下喜不自胜的表情,他亦是感同身受道:“一定是的,我大兄的人马,都是百战之兵。他们一出手,必然杀他们个片甲不留。”

    拖了这么久,终于看到一丝求生的希望,陈恒几乎就要激动的大叫。好不容易控制住情绪,他忙负手踱步,开始不住思量。

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现在已经到了绝处逢生之际,一定不能死在此时此刻。

    王二还在抱着柳湘莲欢喜鼓舞,见大人深深皱着眉头,忙问起缘由。

    “素昭善用兵,他一动,必定打在三寸处。依我看,史鼎一定会马上撤军回援。”陈恒说出自己的顾虑,“咱们这处地方,只是挡着他们东进的路,暂时不是性命相干之处,史鼎绝不会继续浪费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好事吗?”王二不解反问。

    “我怕他鱼死网破!!”陈恒突然眉宇舒展,转头朝着柳湘莲大喝,“去把西寨的人和宝玉一同请来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史鼎拿着手中的紧急军情,面色变得阴晴不定。许久,他方才气笑道: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,不过领兵打了几年仗,就胆敢来捏我的虎须。”

    “大人,咱们可要回援中军?”

    水溶那边受袭的消息,已经被帐中诸将知晓。这可是大家奔前程的主心骨,轻易不容有失。

    顺着敞开的帐帘,史鼎最后眺望一眼清风寨。打了这么多天,流匪的死伤也差不多。

    跟自己要做的大业比起来,小小一个清风寨确实不值多费神。里面的军粮固然可贵,可现在回援更要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