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章 华亭县令陈大人可在?

商狄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逍遥中文网 www.xyezw.net,最快更新红楼读书郎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313章  华亭县令陈大人可在?

    大军的调动瞒不住人,或许史鼎压根就没打算瞒。他当着所有人的面,堂而皇之的收拾好各营各部,井然有序的开始撤退。

    王二终于没有再犯轴,之前史鼎当着他的面安营扎寨,他还气势汹汹的要出去袭营。

    搁到今日,他倒是盼着史鼎走的越快越好,最好再也别回来。

    实在没办法,死伤真的太大。若不是最后成功守住清风寨,王二自觉都没脸出来见陈恒。

    柳湘莲跟贾宝玉的反应最是直接,两人抱在一处,毫不避讳的欢呼雀跃。

    受他们的影响,后续赶上寨楼的民夫、以及信达、燕小二等人,都不敢相信战争就这般结束。

    在成片的欢呼声中,陈恒默默抬头望天。已经是十月末,早冬的第一缕严寒,哪怕穿着厚衣物,也能感觉到少许。

    他并没有在寨楼上久待,转身越过汹涌上来的人群,朝着寨中走去。

    路上不时碰到熟悉、或陌生的面孔。眼下正是庆贺的好时候,大家的胆子都大上许多,他们一碰见陈恒,就纷纷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“大老爷,大老爷。寨外的人,真的走了?”

    “走了,真的走了。”

    “大老爷,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家?”

    “我马上就命人安排,再等一日,我就带你们回家。”

    如逆流的远行客,含笑一一回应的陈恒,穿过不住欢呼的人群,终于抵达东寨处。

    这里一半是伤兵营,一半则是……

    看着面前密密麻麻的坟头,放眼望去连一个像样的墓碑都没有。陈恒却知道,这一个个隆起的坟头里,躺着的人绝不止一个两个。

    为了避免引发瘟疫,每一个战死的民夫都被草草带来就地掩埋。

    一层盖一层,一坟连一坟。他们留下的痕迹,除了文官手上的抚恤名单外,再也找不出其他。

    至于收拢残衣旧物这类的琐事,大家平日更没那个闲暇。

    之前朝不保夕的时候,谁还顾得上死去的人,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下去努力。

    望着面前数不尽的无名冢,得以回家的喜悦飘散过后,陈恒的心中就只剩下苦涩。

    三万名陪他上山的民夫,到今日能回去的,就只有一万出头。

    陈恒不敢去想‘如果’这个词,只好默默站立着。最后拿出半路带来的酒壶,独自将黄酒洒入这片黄土地。

    “我们赢了,大家能回家了。”陈恒说完这句话,再难多言。

    唇边欲言又止的情绪,是无声的唏嘘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寨中的人们,又多等了一日,才怂恿着王二过来寻问撤离的事情。

    还活着的人们,实在太想回家了,纵然一刻都不愿多等。

    王二进来时,陈恒正在灯下审阅公文。见大人抬眼看向自己,王二抢扯出一个笑容,小心翼翼出声道:“大人,我们什么时候走?”

    其实这话问的不妥当,作为半个阵前指挥使。王二此时最该问的,是咱们下一步的动向。

    毕竟全局上下一盘棋,许多事是牵一发动全身的。

    可王二也清楚,手头这些老百姓已经守过半月有余。

    眼见逃生的希望摆在眼前,要是陈恒执意错过,只怕再会装神弄鬼,也容易引起民变。

    陈恒假装没看出王二的试探,直接应承道:“今夜派些探子出去,打探的地域大些。只要半道没有埋伏,我们后日就走。”

    看到陈恒没有继续逞强,王二十分惊喜,又问着,“大人为何是后日?不是越早走越好嘛。万一姓史的突然反应过来,杀我们一个回马枪……”

    “那我们更不能马上走。”陈恒也在担心这个,同时解释道,“现在多拖一日,我们到时回去的路就越安全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王二有些不明白,怎么会反应越慢越安全。

    “他的军粮,就算没有见底,只怕也差不了多远。”

    陈恒知道这是客观意思,不因史鼎的智谋和意志转移。全军上下几万张嘴,都要张口吃饭。不吃饱肚子,哪里来的力气打仗。

    他这样一解释,王二马上就懂了。后者的精神当即一振,连连点头答应道。

    “那我先下去,让大家收拾一下东西?总得让他们找点事情做做,以免空闲下来头脑发昏,生些不必要的麻烦。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,陈恒倒没考虑到,他忙一口答应下来,“还是你考虑的周详,就按你的意思办。”

    两人商议完,就各自分头行事。

    以信达为首的文吏,刚刚统计好一部分阵亡名单。更多的内容,还要后头慢慢跟进。信达先带着它,来找陈恒回禀情况。

    见到文书上长长的沉甸甸的名字,陈恒没有多言,只摆摆手让信达先行退下。

    往后跟兵部打嘴上官司,靠的就是这个东西了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翌日中午,寨内的众人还在翘首以盼明日到来。

    二、三名骑手已经驾马冲到寨前,恰好驻守在此的柳湘莲探头看过一二。

    见是在素昭营中见过一次的熟面孔,忙让人开了寨门放人进来。

    这几人一入内,就直奔陈恒的所在,禀报了两个消息。

    其一是昨夜辛素昭趁夜色,在官道上发动伏击,大破史鼎的兵马,斩敌近万。

    其二是辛素昭命他们速速动身,赶赴建南关,安排好统筹运粮的事宜。

    有了这两个确切的消息,陈恒不再犹豫,直接宣布即刻动身。

    所有能带走的东西,全部带走。带不走的东西,就地聚集烧毁。

    留下柳湘莲跟信使交流辛素昭的情况,陈恒让王二和信达去处理动身的事情。

    自己则带着几个文官,前往西寨处,跟在此困居的流匪家眷交代,嘱咐他们先行一步离开。

    “大……大人,要不我们等伱们离开后再走?”

    这些人还是怕营中的将士,会悄悄杀他们泄愤。

    东寨的一个个坟头,那可是跟座小山包一样。

    如此血海深仇,谁见了,心底不怕?

    “不可能。”陈恒不容置疑的摆摆手,沉声道,“你们马上就得走!这处山寨,我们离开前,会放火烧个干净。”

    之前史鼎差人修建此处,着实是花了不少心血。继续留着这个山寨,说不好就是个祸害。

    一众老弱妇孺没得法,只好在陈恒的催促下匆匆上路。

    好在他们也清楚,陈恒此举是为了他们好,没闹出什么一哭二闹的戏码。

    至于这些人最后会在何处安家,是躲到乡下苟且,还是寻别处的流寇做依靠,那就不是陈恒要关心的问题了。

    只要走的不是正道,早晚会在刑部死囚名单上看到他们。

    等到这群人的身影,消失在远处。

    陈恒最后抬起手,连连拍着脸庞,轻声道:“回家,回家。”

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半个时辰后,草草收拾好的长队鱼贯走出清风寨。留在最后的王二和柳湘莲对视一眼,朝着泼满火油的建筑一同扔下火把。

    熊熊燃烧的大火,以及升腾起的巨大狼烟,是清风寨留给陈恒的最后印象。

    他收回打量的目光,重新坚定下来的目光,看向更遥远的南方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花去三日半,一路相安无事的抵达建南关前。陈恒带着柳湘莲和王二等人上前禀告守军,才得以带着民夫入关。

    古代的关卡,不仅仅只有前后两段城墙。中间还有一片空地,供少许百姓在此居住生活。只是这样的屋舍不多,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各地主城的繁华、热闹。

    一万多民夫进驻此处,能搭建的帐篷毕竟有限。大家虽挤在一处,可想到终于不用过提心吊胆的日子,受些委屈也觉得无妨。

    陈恒答应过他们,一旦回到建南关,会请他们喝顿好酒。

    此事只需他点头即可,手下人自然会处理。

    陈恒在关中各处转了转,询问了守将一些近日的细节。

    后者虽一直没被卷入战火中,可对各处的消息却灵通的很。